•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 主任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人事教育处
    • 支撑系统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双聘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科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 新闻动态
    • 重要新闻
    • 科研动态
    • 精选论文
    • 综合新闻
    • 党群工作
    • 传媒扫描
    • 合作交流
  • 其他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招聘启事
    • 联系我们
  • 专栏
    • 学术期刊
    •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 文献资源
    • 数据中心
      •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黑土与湿地分中心
      • 东北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
  • 专题
    • “黑土良仓”科技会战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 二十大学习
    • 建党百年
    • 抗击新冠病毒
    •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60周年所庆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十九大专题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
    •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
    • 热烈庆祝东北地理所成立50周年
    • 自力更生?抗震救灾
    • 创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研究所宣传专栏
    • 创先争优
    • 一三五专栏
    • 东北地区抗洪救灾专题数据集
    • 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活动
    • 深切缅怀刘兴土院士
  •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 综合管理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东北地理所
  • 中国科学院
  • 邮箱
  • ARP
  • 内网
  • 网站地图
  • ENGLISH
  • 东北地理所
  • 中国科学院
  •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现拥有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现任领导
      • 李向楠

        副所长、农业技术中心主任

      • 刘俊杰

        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 邹文秀

        农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主任致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简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农业技术中心)前身为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2002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我们希望与长期以来关注...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人事教育处
      支撑系统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黑龙江省呼玛寒温带植物种质资源保育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概况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农业技术中心现有各类职工130余人,6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包括国家杰青1人、中国科学院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7人、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1人、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
      • 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院级人才
      • 兴土人才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特别研究助理
      • 博士后
  • 科研成果
    • 概要
      农业技术中心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形成了基于地表系统过程的农业生态学自主创新体系。在大豆分子育种方面,首次克隆了控制大豆开花期的最大位点基因E1以及控制大豆长青春期性状的经典基因J ,揭示大豆光周期反应的本质,阐明了大豆适应高纬度与低纬度的不同分子机理。发表SCI学术论文337篇,发表CSCD学术论文456篇,其中在Science 、 Nature Genetics 、 PNAS 、 Plant Cell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中国粮食需求解决途径与挑战、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研究、水稻抽穗期和抗逆基因功能解析等成果。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东北地理所是1978年恢复学位制度后,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生态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 导师介绍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农业技术中心举办“认知黑土、爱护生物、守护大粮仓”科普宣传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办中科院第四届科学节活动
      • 东北地理所举行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 东北地理所开展公众科学日“走进实验室”科普主题活动
      • 东北地理所科研人员为长春市中小学生做科普报告
      • 东北地理所举办“地球一小时”科普活动
      科普文章
      • 【科学大院】如何保护黑土?有一个“偷懒”的办法
      • 【科普中国】守护中国大粮仓:科学用养黑土地是关键
      • 【科学大院】黑土保卫战: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 【科学大院】要唠生物多样性,土壤可就不困了啊
      • 甲虫的硬壳是怎么来的?
      • 【中科院之声】森林健康可评估 多源遥感显神通
      科普图片/视频
      • 一粟一天堂
      • 一花一世界
  • 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相关规定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年度报告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信息公开工作2023年度报告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信息公开工作2022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 工作机构
      • 监督机构
      主动公开

      基本信息

      • 单位概况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发展规划

      规章制度

      • 机构管理
      • 科研活动管理
      • 人事教育管理
      • 综合管理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财政经费

      • 预算决算

      人事人才

      • 人才队伍
      • 招生与培养
      • 人才招聘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院地合作

      科学传播

      • 科普资源

      年度统计与出版物

      • 出版物
  • 首 页
  • 中心介绍
    • 机构简介
    • 主任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黑龙江省黑土生态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寒地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 黑龙江省黑土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管理系统
      • 综合办公室(含党委办公室)
      • 科研计划与财务处
      • 人事教育处
    • 支撑系统
      • 服务中心
      • 《土壤与作物》期刊编辑部
    • 野外平台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海伦黑土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
  • 人才建设
    • 院士
      • 院士
      • 双聘院士
    • 国家基金委人才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院级人才
      • 关键技术人才及技术支撑人才
      • 区域发展青年学者
      • 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 兴土人才
      •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类
      • 成果转化类
    •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 支撑系统
      • 管理系统
    • 特别研究助理
      •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学科组群)
      • 黑土区农业生态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盐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科组群)
    • 博士后
      • 中科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中科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 概要
    • 获奖
    • 论文
    • 专著
    • 专利
    • 应用技术
    • 标准
  • 研究生教育
    • 概况
    • 招生信息
      • 招生简介
      • 博士招生简章
      • 博土招生目录
      • 硕土招生简章
      • 硕土招生目录
      • 硕土推免生及直博生公告
      • 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相
      • 硕士试题下载
    • 导师介绍
      • 博士导师
      • 硕士导师
    • 研究生会
    • 管理制度
    • 表格下载
      • 招生用表格
      • 学籍用表格
      • 论文与学位用表格
      • 教师用表格
      • 毕业
      • 联合培养表格
      • 其它
  • 党群园地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 科普文章
    • 科普图片/视频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预算决算
  1.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光明日报】【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新!创“新”美了黑龙江

来源:光明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9-18   |  【 大  中  小 】


北大荒农场机收现场。国徽摄/光明图片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

这次采访,走透了黑龙江!

要问记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一个字:新!

“老字号”新了,“新字号”大了——工业一路向“新”

初秋时节,松辽盆地北部,“油城”大庆一派繁忙。

“这些绿、黄、红、蓝小点点,是我们管理的油水井。你看,每口井的生产数据一清二楚!”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第一作业区北六采油队数字化集控中心,班长梁超边说边轻点鼠标。

星罗棋布的抽油机,是大庆最鲜明的工业符号。这里,地面上有数万口油井、注水井,并在千米之下相互贯通,组成一座巨大的“迷宫”。

“以前,油井安全作业全靠人工巡查,如果井上停机没能及时发现,影响开井率不说,冬天还容易冻堵。”说起往昔,梁超眉宇间竖起了一个“川”字。

不过,说起现在,“川”字一下子抻平了:“我们的采油工,都成了‘数字化能手’!井上出现啥故障,通过智能管理平台都能第一时间处理。”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智慧大脑”的支撑。2019年,大庆油田智慧指挥中心上线运行,如今,全油田82%的油气站场实现了集中监控。

“老工业基地的价值在‘老’,出路在‘新’。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目前,黑龙江已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9个、数字化车间316个,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伟说。

老油田因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生,传统制造业因新机制而“轻装上阵”。

工人在触摸屏上输入指令,智能机器人舞动机械臂,一台台电机组装下线……这是记者在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装配车间看到的场景。

佳电股份曾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防爆电机、第一台起重冶金电机,2015年,却因遭遇市场“寒冬”濒临破产。

如何走过“生死线”?只有刀刃向内“动真格”!

机构合并、岗位精简、股权激励、“头雁”计划……一系列改革,使佳电股份降本增效,一举扭转连续亏损局面。

传统产业向“新”而行,新兴产业加快布局。

哈尔滨平房区联合飞机基地,一架架农业无人机整齐排列,静待起飞。

“黑龙江上下游产业链齐全,原隰沃野,一望无际,发展低空经济既有基础,也有潜力。”黑龙江省航空产业协会秘书长霍光雷说。

嗅到了商机,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田刚印立即从深圳赶来,考察了一圈,很快决定:投资建厂!

政府部门牵头组建专班,从项目选址到施工许可全流程“快马加鞭”……

“4月动工,8月封顶,只用了126天!”田刚印语气中透着兴奋,“建成后,预计年产无人机1万架,还准备建大型无人机研究院、生产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

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撕掉“黑大重粗”的旧标签,一批“新字号”产业项目蓬勃生长——

数字龙江智算中心项目三期即将动工,承接南模北训、数字兴边、智慧城市等重要任务……

“现在的黑龙江,不管是航空航天、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都在落地。”刘伟兴奋地说,“就一个词儿——高大上!”

种田方式新了,组织方式新了——农业不停创“新”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大兴农场,说起种植户胡春光,人人都竖大拇指——每次推广新技术,他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一开始,听说胡春光要掏16万元把家里500亩水稻进行格田改造,老伴儿一万个不同意。

可老胡拗得九头牛也拉不回——现在的田都是“小池子”,大机械进不去,赶上秋涝,粮食都没法及时抢收!

转年开春,204个“小池子”变成了24个“大池子”。秋天一算账:池埂、水渠“让”出的17亩地打了10多吨粮,加上节约的各种成本,投入改造的钱不到两年就收回来了。

黑龙江是我国著名的“粮仓”,怎样才能“仓满囤流”?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农业新科技。

“叮叮叮……”听到手机提示音,水稻种植户周德华点开了微信群。

“周二上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范明生将直播开课,教大家‘智慧精准施肥’。”看到北大荒七星农场发的预告,周德华眼睛亮了:“这得去!想要多打粮,不学新技术哪儿行。”他立即在群里回复:“报名!”

抬起头,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可尝到甜头啦!就拿打药来说,以前400亩地靠人得打三四天,现在,无人机喷洒2小时就能搞定。”

尝到“甜头”的,还有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杜滨:“自从田里新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设备后,再不用为‘大水漫灌、农药漫撒’烦心了!玉米渴了有水、饿了有肥,嘿,一亩地能多打三四百斤!”

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达99.07%,全国第一。

黑龙江农业创新,目光不仅仅盯着田头,组织方式也进行了创新。

绥化市兰西县奋斗村村民张申启,给自家32亩地找了位“管家”。

“这叫‘农业生产托管’——花点儿服务费,合作社帮着种地,我安安稳稳当‘甩手掌柜’!”张申启嘎嘎得意:“合作社种的苞米,棒长粒大产量高,贼拉划算。”

如今,奋斗村土地托管面积已占全村总面积的七成,而全省已有4万多个农业服务组织当起农户的“田保姆”,带动小农户100余万户。

“托管背后,是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点出了其中门道:“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主体主导,取代小农经营‘单打独斗’,让小农户搭上了现代大农业的快车。”

大农业“跑得快”,离不开新品种。近年来,种业振兴行动在龙江大地上铺开,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

“李老师,去年我种您的高蛋白大豆品种,16垧地打了13万斤!”正在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地头忙活的李艳华,接到了抚远市海青镇一位农民的电话:“这下,镇里不少人都眼红啦,说是也要种这‘金豆子’。您看,能帮他们不?”

李艳华高兴地连声说“好”。

作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寒区大豆育种学科组组长,李艳华把自己培育的两类良种分别命名为“东生”“北生”。用她的话说,“都是为了咱东北而生,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生!”

业态新了,理念新了——发展思路不断拓“新”

论冰雪资源,黑龙江“杠杠的”!

说起发展冰雪旅游,黑龙江的资历可老了!

不过,要说冰雪旅游闹出的动静,还得数这两年!无论在哪里,你要说起“尔滨”,谁都知道是到哈尔滨体验冰雪的乐子。

哈尔滨为啥突然就火出了圈?

“靠的是掏心掏肺的真诚!”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揭开谜底:“大家都站在‘游客立场’——想拍带月亮的雪景?就用无人机升起‘人造月亮’;担心交通不便利?就推出免费往返的‘地铁摆渡票’;想吃点特色的?冻梨切盘、地瓜配勺、豆腐脑撒糖;想让旅途更有‘文艺范儿’?交响乐团在机场和火车站演奏接风……配套服务提质升级了,‘尔滨’在游客心里的‘温度’也就上来啦!”

游客的“温度”上来了,黑龙江人创新的“温度”也跟着上来了。

精致细腻的冰雕冰景、绚丽多彩的光影体验、-8℃至-12℃的冰爽感受……7月6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梦幻冰雪馆开馆。这个世界最大的室内冰雪主题乐园,把“尔滨”冬日里的冰天雪地,“搬”进了屋里。

“暑天也能穿着棉袄赏冰雕,感觉真奇妙!”馆内,游客吴琪正在给流光溢彩的冰雕拍照。她笑着告诉记者,“冬天在‘尔滨’没玩够,夏天又来啦!有了冰雪馆,一年四季都有‘冰雪奇缘’。”

有了“冰雪奇缘”,可了不得了,上个“冰雪季”,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87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9%和505.52%。

“我们锻冰雪经济长板、补天寒地冻短板,因地制宜发展冰雪旅游。”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晶介绍,“过去,‘一季火爆’;现在,‘四季精彩’。”

黑龙江人创新的“温度”还在噌噌上升!

你瞧: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临街宾馆的阳台上,一曲小提琴独奏的《我爱你中国》悠扬响起,动人的旋律让往来游客纷纷驻足。

曲罢,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在哈尔滨,总能与音乐不期而遇。”四川游客陈欣告诉记者,“刚才沿街一路走来,碰到好几处演出!”

“要说哈尔滨城市文化,音乐得算一个!中国第一场交响音乐会、第一所音乐学校、第一支交响乐团都诞生在这里。”市民王长海声音里透着自豪。

2023年,哈尔滨将每年的8月6日定为“哈尔滨音乐日”。通过“音乐日”,哈尔滨向世界递出了又一张新名片。

“温度”上来了,处处便都是“新”!

北纬47度,是国际公认的寒区试车黄金地带,小城黑河就在这条纬线上。

黑河市郊红河谷寒区试车场,黑龙江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鑫宏给记者播放了一段视频:冰天雪地里,一辆辆新车身披黑白相间的“斑马衣”,在冰湖环形跑道上疾驰。车轮过处,卷起阵阵雪雾。

“一到冬天,我们这儿就热闹起来啦!这里冬季平均气温-20℃,结冰期长达200天,开展寒区试车再合适不过。现在,全国80%以上的寒区试车都来这儿!”赵鑫宏说。

自动驾驶测试场、试车产业数字化项目、四季低温试验场……寒地试车,生生搅热了这座北国边城。

嗬!“温度”还在上升!黑龙江还能整出什么新名堂?

我们都期待着……

(黑龙江日报记者 周静 桑蕾 孙铭阳 吴玉玺 本报记者 殷泓 张士英 马姗姗 郝泽华)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1953号-1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平路138号 邮编:150081
电话:+86 451 86601328 传真:+86 451 86603736 Email:igahrb@iga.ac.cn